無菌車間用氣標準規范主要涉及到空氣的潔凈度、溫濕度、氣流組織、換氣次數、靜壓差以及空氣過濾系統等方面。以下是對這些標準的詳細歸納:
一、空氣潔凈度
- 根據ISO 14644-1國際標準,無菌車間的空氣潔凈度等級從1到9級不等,數字越小表示潔凈度越高。例如,ISO 5級(100級)要求每立方米空氣中大于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數不超過3520個,而ISO 1級(10級)則要求不超過35個。
- 在GMP無菌車間中,空氣潔凈度等級通常分為A、B、C、D四級,其中A級為最高潔凈度等級,適用于高風險操作區,如灌裝區等。
- 對于食品行業,無菌車間的空氣潔凈度級別可能達到ISO 7級或更高,具體要求根據食品加工要求而定。
二、溫濕度控制
- 無菌車間內的溫度應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以保證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質量。通常,溫度控制在18-26攝氏度,濕度控制在45-65%。
- 如果產品本身的生產工藝對于溫濕度有特殊要求,需要按照產品的要求來設置合適的溫濕度。
三、氣流組織
- 無菌車間內的氣流組織應設計為單向流或層流,以減少空氣中粒子的懸浮和擴散。通常,潔凈室的送風口和回風口應合理布置,以形成均勻的氣流。
- 在GMP無菌車間的A級潔凈區,空氣應經高效過濾器過濾后呈單向流態(層流)輸送,以滿足空氣以活塞的方式吹除灌封區內的懸浮粒子的需要。
四、換氣次數
- 無菌車間的換氣次數應根據潔凈度等級和生產需求來確定。例如,十萬級無菌車間的換氣次數一般每小時15-20次;萬級潔凈區每小時換氣次數不小于20次;千級潔凈區每小時換氣次數不小于50次。
五、靜壓差
- 無菌車間應保持一定的正壓,以防止外界不潔凈的空氣進入到潔凈車間內造成交叉污染。通常,空氣潔凈級別不同的相鄰房間之間的靜壓差應大于5Pa,潔凈室與室外大氣的靜壓差應大于10Pa。
六、空氣過濾系統
- 高效空氣粒子過濾器(HEPA)或超高效空氣粒子過濾器(ULPA)是無菌車間的核心設備,它們能夠去除空氣中的微粒,確保空氣的潔凈度。根據凈化等級的不同,過濾器的效率和更換頻率也會有所不同。
七、其他要求
- 無菌車間內的照明應采用無塵燈,以減少塵埃的產生。電力系統應穩定可靠,以避免因電力故障導致的生產中斷。
- 車間應配備粒子計數器、溫濕度計等監測設備,定期對環境參數進行檢測。同時,應制定嚴格的維護計劃,定期對空氣過濾系統、設備和設施進行清潔和維護。
- 進入無菌車間的人員和物料都應經過嚴格的清潔和消毒程序。人員應穿戴無菌服、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物料則應通過傳遞窗或氣閘室進入。
綜上所述,無菌車間的用氣標準規范是一個綜合性的要求體系,涵蓋了空氣潔凈度、溫濕度、氣流組織、換氣次數、靜壓差、空氣過濾系統等多個方面。這些要求的嚴格執行對于保障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至關重要。